我们家的宅家“课程表”
温州大学城附属学校 四(5)班 潘炯睿家长
庚子鼠年初,突然爆发出来的新型冠状病毒开始在全国蔓延。我们未曾想过有一天会用“宅”来度过一个春节,更不曾想过这些网传的“神兽”要以居家的形式来上学。
孩子刚开始是欣喜的,他新奇网课是什么样的,他开心可以多玩电子产品了。
家长刚开始是焦虑的,他忧愁孩子要占据自己大把时间,他担心自己不懂得规划、不懂得如何引导孩子。
好在适当的焦虑也总能带来急中生智式的计划。我们计划着如何架起网课和生活的桥梁,如何保证孩子在居家的日子里做到生活、学习两不误,劳动、锻炼两不少。于是,我们家就有了以下宅家“课程表”:
1、创设学习环境,提供独立包容的空间。给孩子创设一个适当的学习场所,可以帮助他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无论在电视机前还是电脑上,我们都让他有一个专门的学习空间和条件来完成学习。在孩子不提需求时,我们如风筝一样将他放养。在孩子需要时,给予足够的帮扶空间。比如,孩子非常喜欢参照视频里的教程做科学实验。于是,不管快递盒子还是饮料瓶罐都成了他无比珍惜的宝贝。作为家长的我们,就要喜悦于家里的“破烂”实验区,适时的包容或许还能激发孩子天马行空般的创想。
2、规划时间表,保证合理的作息时间。创建一个符合自己孩子常规习惯的作息表,并习以为常之。让孩子养成与往常上学一致的习惯,需要提前计划,以确保他们自己知道每天什么时候做什么。比如,我们让孩子提前一天查看第二天的课表,知道第二天会有多少线上学习时间,学得是什么知识内容,孩子往往比我们家长更能预估配套的作业量,也就提前摸清了学业任务时间分配,那么剩余时间就成了自由支配空挡。在这空挡里,孩子可以眺望远方、学做家常菜、看课外书等等。循着这样的作息规律,孩子的安排渐渐井然有序。
3、赋予自主的权利,培养应有的担当。在线课程不用家长时时盯着孩子,有时过多的陪伴带来的可能是压力和干扰。同时,我们可以告知孩子,线上课程有非常神奇的回放功能。在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家长可以尝试着帮忙找到播放的平台。过几天,我们就可以让他们自己尝试去操作。一门课程结束就及时完成一门课程的作业,适时从电子产品抽离到纸质作业,保护眼睛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在晚上抽查孩子当天作业的消化情况,也可以让孩子自主了解老师对他作业的评价,引导孩子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对自己当天的学习肩负起应有的担当。
4、个性成长,配套线下家庭活动。战“疫”时期,很多宅家的女人们成了“厨神”,许多因工作忙碌不常见面的家人,得以温情相伴。家人们24小时相处的时光,成了最好的线下课程时间。
宅家第一天播种的青菜种子,在孩子的悉心照顾下,已初有模样。我们在他忘了的时候,问一句:“你的青菜怎么样啦?”他会非常快乐地给它浇水,把它搬到阳光下。陪伴他玩的三角块游戏,使他逐步悟出“方块数总和一定,要先完成多块数”“开辟自己的地盘比就一味的阻拦他人更容易成功”等数学的、人际关系的知识。全家人不定时地观看电影,一起探讨每一个经典,都是微妙的感动与幸福。
5、接受不完美,不足之处都是成长点。在跟孩子开始“宅家”课程之前,我们家长也结合当下的情况,做好适时的心理调试。教育和成长中没有什么东西是完美的,有时候也就是那些不完美让他们更具个性和特色。所以,在“宅家”学习中没有按计划进行时,找一个说服自己的理由:毕竟孩子在“正规”线下的学习也不全是完美的。悦纳孩子偶尔的不足,是对我们家长的一项修心考验,也是对孩子未泯童心的一种呵护。当孩子需要自由生长的养分时,我们可以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宽容。
以上的宅家“课程表”以无形和有形的形式在我们家运转。目前看来,孩子是开心和充实的,家长是轻松和快乐的,意外收获也是一茬一茬的。停课不停学,在这个“加长版”的寒假里,希望所有同学都能享受不一样的“线上+线下”课程,采撷不一样的收获。
网课期间的“约法三章”
温州大学城附属学校 四(5)班 林渝恬家长
2020年春节前后,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经历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为切实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的渠道,今年的春季开学时间也一再延迟。
经过漫长的宅家模式,我们在翘首以盼中迎来了空中网课。停学不停课这对孩子来说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但对自律能力略差的孩子来说是一项艰难的考验。如何妥善安排在家学习的孩子,对家长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命题。
正常情况下,家是一个比较舒适放松的环境,孩子在家学的时候,心理上是比较放松的,无法快速进入学校学习的那种状态,而且少了老师们的近距离“威慑”,这效果总是缺了一些。于是,我们家就丑话说在前头,和孩子“约法三章”:
1.规划作息安排,陪伴辅助学习。学习作息尽量根据学校常态的时间节奏走,网课课堂上不关门(有噪音除外),不走动,不聊天,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听课要做笔记,不可只是做看客;与此同时,家长要以身作则保持家里安静,以便于孩子提高课堂效率,再借用居家的便利环境,为网课学习助助力。比如科学网课《食物中的营养》,我们就在课前一起积极准备起材料,油、米、肥肉、面粉、萝卜、碘伏等等;在网课中和老师一起互动,将稀释的碘伏滴进面粉、大米,当颜色呈蓝色时,孩子很是激动,充分领会了脂肪和淀粉的相关知识。
2.丰富课余活动,把握亲子时光。我们家建议孩子好好利用闲暇时光,提升自己的业余爱好,除了钢琴、陶笛等单独的项目外,我们也陪伴孩子下军旗、象棋、五子棋、偶尔看看纪录片、主持人大赛等,我们在难得的亲子互动和相伴中,陶冶情操学会思考。疫情虽然限制了我们的出行,但也创造了相当长的家庭陪伴时间。好好把握,我们的家庭线下时光也能成为精彩的线下育人课堂。精神的滋养能给予孩子更充沛的内在力量。
3.重视强身健体,我为抗疫助力。84岁的钟南山院士告诉我们“体育锻炼”真的很重要,身体就是革命的本钱;疫情期间也可以进行很多室内的锻炼,跳绳、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每天打卡式锻炼起来,这每日半小时的挥汗如雨,既强身健体,又能助力抗疫,不给社会添乱,何乐而不为呢?典范式的生活习惯,在这一特殊时期,值得重视、更值得推广。
4.承担家务活动,养成劳动习惯。良好的劳动习惯,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于是这段时间,我们家的孩子会帮我们扔垃圾、擦桌子、洗碗、扫地,至少一天要承包三样家务。我们觉得树立孩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家庭责任感十分有必要,学校教育如此,家庭教育也不例外,我们约定着共同在劳动中找到更积极的居家抗疫模式,也让家庭的德行培育在身体力行中逐渐渗透。
在疫情面前,任何人都无法置身事外,需要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居家不动,为家庭培养优秀的下一代,是我们对国家战胜疫情的最大支持。真不希望,疫情结束后,心酸地发现:别人的孩子脱胎换骨,自己的孩子却原地踏步甚至是每况愈下。
当然网课期间我们和孩子也有很多的不和谐,有纠纷、有冲突,但我们不能妥协,追求没有止境,“树大自然直”的想法真的要不得,让我们思考起来,参与起来,我们要成为孩子成长道路的黄金搭档,让孩子的未来有无限可能。
居家抗疫中的思考
温州大学城附属学校 四(5)班 吴苏旭妍家长
2020年初新冠肺炎局势的发展,不仅使得孩子们的寒假不得不被延长,还促使教师们推进教学方式的变革,学生的课堂由线下搬到了线上。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刻了解网络课堂的推行在当前居家抗疫新形式下是必然的解决手段,也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但是作为一名四年级学生的家长,对于网络课堂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则是第一次面对和思考。
一、适时调整,保障明亮学习空间。恰逢春节,我们离开了平时生活和学习的熟悉环境,仅让孩子带上基本课外书和寒假作业本,到平阳的爷爷奶奶家小住。可是事不凑巧,随着严防疫情的扩散政策实施,平阳县全县在2020年2月5日封城,所以只能继续呆在平阳,临时将玩具室改成课堂。但是这样设置存在一个重大缺陷,就是装满了玩具的空间实在不利于孩子集中精神学习,因为她在上课期间总是会不由自主地被玩具吸引,很容易走神。因此网课开始的第一周里,大多数课程基本上是要靠看课堂内容回放才能顺利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
我们觉得如果不改变现状的话,务必会加重孩子的学习压力和负担,从而不利于她未来的网课学习。我们坚信一个安心、舒适的课堂环境不一定是宽敞的房间,但必须是安静、明亮的地方。所以趁着周末休息时间,我们把玩具全部清出房间,而且清理了凌乱的桌面,使得狭长的书桌上有足够的空间摆放电脑和学习用品,让孩子上课的时候不至于离屏幕过近而伤害眼睛。
二、注重细节,助力网课学习推进。刚开始还没拿到纸质教材时,我们提前将各科的电子课本添加到微信的文件传输助手以便随时查看,同时将网络直播课表抄写在笔记本里,用红色标识上课时间。俗话说,生活要有仪式感。上课亦是如此。在学校里上下课有铃声或音乐声。所以我们特地下载了提醒上下课的铃声,以此将自由活动和课堂学习时间区分开来。
三、关注心理,互助调节舒缓身心。第二个我们面临的问题不是孩子能否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问题,而是随之而来的被困在家里学习的心理问题。长期居家、不能自由外出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已是一种煎熬,更别说心性活泼好动的小学生了。从大年初一开始至今,我们基本居家不出。因此网课开始之后的一周内,孩子的心理产生了比较大的波动,比如遇到网络卡顿、视频回看内容增加等问题时变得容易焦躁、易怒、甚至厌学,如此一来,亲子关系也变得相对紧张起来。父母问:“课文预习了吗?作业完成了吗?老师发来了答案,认真校对了吗?”诸如此类,孩子则生气地反驳道:“学习是我自己的事,能不能让我自己来管?除了问作业、问学习,就没有其他的事情了吗?”一言不合就可能剑拔弩张,可谓是两看两相厌。
不过孩子说的没错,我们也扪心自问,难道除了学习就没有其他我们能做的吗?于是我们相互约定,如果能完成诸如每周一篇日记、每天配两则英语、算24比赛等额外任务的话,则可以让孩子自主管理学习。在课余时间和周末,我们也努力不紧盯孩子的学习情况,有时候趁天晴带到楼顶露台跑步,玩老鹰捉小鸡,有时候一家人一起做面包、包饺子,还有时在家里玩捉迷藏、蠕虫比赛等等。没有了鸡飞狗跳,大家欢声笑语,心情也自然愉悦了。通过组织不同的游戏项目和体育锻炼,既丰富居家抗疫的生活,还缓解压力,增进彼此的亲子关系。
新冠病毒的确很可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但是在当前居家抗疫的形势下,学习进步和心理健康同等重要,线上内容纷呈的网络课堂,加上线下轻松愉悦的家庭课堂,当是可行之策。